校园动态

国科大校训诞生的背后

  •   

      2018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2015级硕士研究生周晴顺利申请上了澳门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一路奔波终于到达目的地,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对前路未知的紧张,她站在了澳门科技大学的门口,当看到“意诚格物”的校训时,她在陌生的环境中第一次找到了熟悉感。

      周晴说,校训饱含着师长所有的期望与教诲,“想起校训,就会知道自己曾经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诲,今后该往什么方向走。”

      1978年,国科大诞生在百业待兴的年代,经历了社会变革中“血与火”的洗礼,“沧海桑田”而精神与气质不失一毫,玉泉路校区礼堂前那块儿刻有“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的校训石见证了这一切。

     

    刻在石头上的精神  

      2003年6月,一块从北京房山区精心挑选的景观石被搬进了国科大(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校区,石头上刻着“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并落定在礼堂前的大草坪上。石头正对校门,大红色字样醒目耀眼。

      选址在最显眼的地方,就是让每一位国科大学子每次走进校园第一眼就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做学问和做人的行为准则。

      校训乃一校之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办学理念的高度凝结。“科学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是校训的题词者,他主导并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00年12月29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将中国科学院5个学部和作为学位授予单位各研究所的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归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简称“研究生院”)。

      授予学位、培养人才,研究生院这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了。这所学校的文化精神和理想追求是什么?与其他学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要通过校训来表达。

      2003年4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了“校训工作小组”,由时任研究生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余翔林教授、管理学院霍国庆教授等专家组成,他们翻阅典籍,最终确定“博学格物 致大尽微”8个字。

      很有意味的是,2018年国科大40周年校庆恰恰选用了“致大尽微”作为主题。

      “当时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学科全,大到空间宇宙探索,小到粒子细胞”,原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也参与了校训的起草工作,在开会讨论时,他建议将草案提交给路甬祥院长审议修改。

      很快,校训工作小组就得到了路甬祥院长的回复——他亲笔题书“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8个字。

      2003年6月26日,经研究生院院务会议讨论,一致赞同路甬祥院长提议的“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训。在他们看来,路甬祥院长增加上的“笃志”“明德”二字更符合研究生院独特的精神气质。

      “博学和格物,这是研究生的基本素养,但作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我们培养的人更要有坚定的志向、优良的品德。”在国科大工作10余年的马石庄越发觉得,时代越发展,这四个字的意义和价值越大,“不只是学生,社会整体是博学、格物尚可,笃志、明德不足”。  

      “有了校训才像个大学”,2001年7月进入中科院研究生院工作的管载麟见证了校训诞生的历史时刻,直到今日想起当时的场景,他依然很激动,“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自此以后,研究生院数万名师生的心中竖起一面感召心灵的旗帜,它将塑造特有的大学精神,培育博学笃志的价值追求,涵养格物明德的人格气质,并将代代相传。”

     

    国科大的校训有什么不一样

      在采访中,也有人质疑:我们的校训怎么感觉跟其他学校这么相似?许多中小学校的校训中也多有“博学”“明德”等字眼,国科大的校训有什么特色?

      马石庄却不这么认为,“这不是雷同,而是对于经典的表达,大家都认可。”所谓雷同的校训词语皆出自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典籍之中。那何为经典?在马石庄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经历时间考验,大家都认可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二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到任何时代都做不到或不完全做到,但又非常想要实现的,“有些话就得几千几万遍地讲。”  

      校训的具体涵义是什么?路甬祥院长为校训题词的背后有哪些深意?

      “博学”源自《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首句,是希望青年学生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获得广博的知识。“笃志”源自《荀子·修身》中“笃志而体,君子也”,具有坚定意志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君子。

      “格物”首先要做的是仔细研究探察天下的万事万物,推究它们存在变化的真实道理,只有懂得其中的“理”,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这样才有智慧。“明德”则是希望学生能够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

      深谙高等教育之要义、怀有浓浓大学情怀的路甬祥所题写的校训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以培养科学家为目标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既要让学生具备牢固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探索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

      事实上,路甬祥用这8个字的核心在于引导青年既要懂得做学问,更要学会怎样做人,这很好地概括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办学理念,显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历史使命和独特气质。

      余翔林教授认为八字校训浸满了路甬祥院长对学校、师生的厚望与深情期盼,他曾在《校训管见》中对校训有过更深的解读。

      “博学”,是希望学生不仅懂得自己攻读的专业,也能跨越学科的边界涉足其他领域;既要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训练,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人文、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面向社会,看待人生,走向未来,在生命途中永无止息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走出了许多“中国脊梁式”的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钱三强、吴文俊、郭永怀、蒋筑英……他们是“笃志而体之君子”。

      追随老一辈科学家的足迹,以崇高的理想及对科学事业心的不懈追求,投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实践而忘我地工作——这就是“笃志”在今天的含义。

      关于“格物”,余翔林认为,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它与博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志端正,不受外物诱惑而达修身。因而能治理好家庭,进而才有可能步入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明德”,他有最深的体会,这是大学之中最高的为学之道,是要教导学生能够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时常想到上天所赋予你的天良,这样才能使人革旧从新,身体力行,处于内心清明的最高的、善的境界。“今天的‘明德’与《大学》中讲的‘明德’,在道德人性上虽有共同的一面,但在时代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明德’最基本、最普遍的要求则是爱国主义,它应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虔诚的信念。”

      校训对你意味着什么?

      校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迷茫时,想起校训,就知道下一步的方向”。

      “寄托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们这代青年学子的期待”。

      “是我成长的标尺与准则”。

      “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才越发体悟这8个字的深意”……笔者曾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小调查,得到的答案表述不同,却有相似的含义。

      中关村东路80号,是国科大中关村校区所在地,“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就赫然高悬在进入校园第一座大楼的墙面上,同样以最显眼的方式出现在走进校园的师生面前。2015级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生郭扬武记得,第一次看到校训是在一个夜晚,从实验室回公寓的路上,带着一丝疲惫,他猛然间抬头,看到了“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8个大字,映衬在温柔月光下的校训给了他无言的力量。

      两年多的科研生活,有过忙碌充实,也有低潮迷茫,更有努力奋斗后的惊喜。印刻在墙上的校训见证了他的点滴成长,从实验室小白,到亲自动手参与前沿科研项目;从树立崇高理想,到为之去做好每一天的点滴工作;从探究事物的真实道理,到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从提醒自己修炼人生品德,到感悟家国天下的时代情怀……

      “校训不仅是校训,更是我们成长的标尺与准则,在国科大的每一天,我们都是在与往日优秀的前辈对话,与未来更好的自己对话,希望自己也可以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郭扬武说。

      在每个从实验室出来的夜晚或凌晨,他依旧会记得抬头看看天空,寻找温柔月光下的第一次感动和力量。

      2017级中科院植物所研究生刘平平2018年结束了第一阶段在雁栖湖校区集中学习的阶段,回到研究所真正开始科研生涯,这个过程中她对校训中“格物”二字感触颇深,“这才是做学问的正途,应该踏踏实实地。一切深奥复杂的道理,最初都是来源于对现象的观察,也只有孜孜不倦地不断观察和思考,才能够积少成多,理解真理。”

      在采访过程中,校训尤其给已经离开母校的校友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和烙印。当他们再次品读“博学笃志,博物明德”时,才发觉这既是过去一直内化于心的做科研、为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是进入更高科研平台或是工作岗位的精神指引。

      2015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研究生付杨在2018年获得了前往澳大利亚公派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从中国科研最高学府出来,走向世界科研舞台,校训鼓励着他不断地努力和完善自己,付杨深感:我们不仅要有崇高的理想及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也要有为学之道的美好德行,更要肩负祖国伟大复兴的重任。“对于未来,我们更要永无止息地学习和充实自己,不愧对自己作为一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子。”

      无论是玉泉路的校训石,还是雁栖湖校区、中关村校区校训墙,都已经成为国科大校园的“拍照打卡”之地。

      每年夏天,每一位即将离开学校的毕业生会穿着学位服、拿着学位证在这里留下与母校的最后一张合影,带着母校最为殷切的寄托和希望继续前行。

      每年秋天,每一位刚走进国科大的新生也都会在这里留下与国科大的第一张影像,尽管那时他们并不能理解其中涵义,但从看到的第一眼起,这一训诫将在他们身上深深地打上“国科大的因子”。

     

    本文原标题为《校训诞生的背后》,载于《国科大》杂志2018年第五期

    相关阅读:校训释义

    责编 :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