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国科大14位导师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   近日,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揭晓。该奖旨在表彰全国100名在基础研究、工程科技、科学普及、成果转化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中国青年科技奖设立于1987年,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人。该奖项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14位博士生导师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朱美萍,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薄膜技术研究,主要致力于解决激光薄膜面临的激光损伤、膜层应力和厚度控制、稳定性等难题。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神光”系列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高端激光装备、激光加工和激光医疗等领域。

      1964年,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的同年,也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专业从事激光薄膜研究的团队(今为薄膜光学实验室),朱美萍是第四代激光薄膜人。

      十多年前,在某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国际同行不客气地评价“激光薄膜这个领域中国不行”。当时的朱美萍无力反驳,暗暗下定决心。从会议回来后,朱美萍和团队几乎每天都守在镀膜设备旁,与激光损伤、抗激光损伤“较量”,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打不坏”的激光薄膜为终极目标,不断分析改进激光薄膜,终于在国际上成为该领域的强有力竞争者。

      如今,这支激光薄膜团队继续向领域尖端攻坚克难,打造激光装置的“最强血管”。

      王博,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恒星物理、双星演化、大样本恒星演化、特殊恒星及相关天体,超新星及其致密天体的形成,中子星系统的形成,毫秒脉冲双星,超高速星的起源及新星爆发等,特别是Ia型超新星前身星的研究。由于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贡献,王博于202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奖章”。

      王博自小就喜欢数天上的星星。看着繁星,憧憬梦想。如今,他在超新星前身星领域有所建树,也因此获得了本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他看来,科学研究,特别是天体物理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灵感才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这些积淀,离不开导师的教导。从物理学到天文学,从学习到科研,王博从对天文一无所知到博士毕业,这期间导师付出了巨大心血,“导师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王博说。

      现在,他秉承着导师教诲,指导着自己的学生。近期,国科大博士生郭云浪(培养单位: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与王博等人在经典新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极低伴星质量黑寡妇脉冲星的起源问题,也为孤立毫秒脉冲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形成通道。

      王祥喜,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聚焦国家公共健康重大需求,长期围绕重大传染性疾病直接相关的病毒完整颗粒等关键复合物开展精细结构和相关功能研究,揭示病毒入侵机制和致病机理,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在2014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王祥喜作为毕业生代表谈到,读博期间的科研工作有挫折,更有收获。回头看来时的路,这一路上所播撒的汗水和付出的艰辛,是一种磨砺和积淀。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王祥喜的梦想是“为人类的健康免疫做一点实事”,而他也努力地向这个目标前进。目前,他主要运用低温冷冻电镜、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方法,从事人类重大疾病直接相关的病毒完整颗粒及病毒与受体、病毒与抗体的超大分子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和相关功能研究,揭示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和致病机理并进行抗病毒药物研究。

      邓海啸,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加速器先进光源研究,参加上海深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大连极紫外相干光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装置的实验与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系统负责人、分总体负责人。

      2004年开工、2009年对用户开放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是中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产生宽波段的同步辐射光,每天供给前沿科学研究团队使用。

      邓海啸便是身处上海光源的一名“追光者”。他认为,人类最直接的交流是用视觉,而视觉交流的两个常规要素是光源和眼睛;但如果要看微观世界,那就需要先进的光源以及探测器。邓海啸表示,“你要是想比别人看得更清晰、看得更远,那就一定要有更强的光、更亮的‘眼睛’。”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团队建成了世界先进的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同时国家新一代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正在经历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时期。“我们作为这代‘追光人’,很幸运能亲眼见证、亲身经历我们国家几代科学家、几代‘追光人’所追求的梦想。”在邓海啸看来,“光转瞬即逝,‘追光人’必须心无旁骛。大多数‘追光人’都站在光芒之外,甘于奉献,因此‘追光人’本身就是光。”

      史浩飞,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国科大重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石墨烯等低维材料、微纳加工技术和光电器件的研究,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

      “晚上要召集十几个团队成员进行视频会议,推进一项石墨烯光电器件领域国家项目的方案论证工作。”就在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的隔天,史浩飞继续忙于科研当中。

      自2011年回国至今,史浩飞从事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已经有10余年时间。起初,国内石墨烯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他便带领团队从零探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片15英寸单层石墨烯。

      2022年4月,团队发现在多晶衬底可以外延高质量单晶石墨烯薄膜,打破了70年来人们对单晶材料外延的认识。史浩飞比喻到,如果把石墨烯比作“庄稼”,衬底就是石墨烯生长的“土壤”。“人们常说好土壤才能种出好庄稼,但我们通过努力,让不好的‘土壤’也能种出好‘庄稼’。”史浩飞说。

      未来,团队将继续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积极贡献。

      乔庆庆,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北部大地构造演化和气候环境及相互关系研究,将传统构造磁学与环境磁学有机结合,为亚洲内陆干旱化的主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运动学证据,获得了构造驱动晚新生代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关键科学证据。

      乔庆庆和她带领的地质大数据与矿产资源团队,为了找到合适的剖面,顶着风吹日晒,克服通行艰难,扛着钻机、水桶,跑遍南疆新生代地层出露的每个河沟。大自然是慷慨的,但也伴随着危险。在找寻剖面的路上,团队跟沟里的雨水赛过跑,河床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让汽车爆过胎。

      “苦并快乐着。”乔庆庆热爱着这份科研事业。在她看来,古代地球磁场好比一位“歌唱家”,而岩石就像是“唱片”,反反复复地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唱家”的“美妙歌声”,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离出“唱片”中的“歌声韵律”。

      许操,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其科研团队针对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型作物的迫切需求,聚焦作物适应环境的分子发育学机制,主要从小肽信号与逆境适应、蛋白质相分离与细胞命运决定、作物智能设计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新作物创制。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威胁着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过去几十年,为了培育更符合人类需求的作物新品种,科学家找到许多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

      许操团队深耕作物发育与品种分子设计领域,继2018年实现野生番茄从头驯化后,2022年将从头驯化育种新方法和杂交育种经典技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出了“二合一”快速育种新策略,减少了杂交所需的人工成本和性状导入的时间成本,实现了野生种和栽培种优异性状整合的“双减”和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加速了耐逆育种进程。

      许操的目标不止于此。“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他一一列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期许,“这是对我们提出的、非常明确的要求。”未来,他期待着与大数据、物理、化学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员合作,实现共同愿景。

      孙涛,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树木根系生物学、森林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森林土壤肥力培育及土壤固持机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在2022年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科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组织的清原森林论坛上,在站开展工作的孙涛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一直以来,孙涛从事土壤健康与保育方面的研究,围绕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形成及提升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系列学术成果,提出了基于菌根网络的土壤碳封存技术。担国家责,做国家事,未来,他将继续在实现“两山论”“碳中和”“黑土地保护”等建设目标道路上,讲好生态文明故事。

      李昂,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系统地发展了针对高度拥挤环系的电环化-芳构化、Prins环化等合成策略,结合先进的合成反应,完成了十余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并对部分天然产物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

      天然产物合成研究对有机化学学科发展和小分子药物发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李昂扎根此领域,完成了十余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代表性工作——虎皮楠生物碱的全合成,在国际天然产物合成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家和时代造就科研事业,科研事业成就青年科技工作者。2022年8月,在一场青年科学家座谈会上,李昂等青年科学家代表结合科研工作实际畅谈了心得体会。他们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亲眼见证了我国在多个科技领域逐渐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的部分领跑,这离不开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离不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甘心把“冷板凳”坐热的献身精神,青年人应该传承科学家精神,潜心做研究。

      杨元合,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观测、控制实验、室内培养和模型模拟等手段,重点开展土壤与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2012年,杨元合回国后加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并成立了高寒生态格局与过程研究组。针对当时学术界对于冻土碳循环特征的认识主要来自北极冻土区这一不足,他开始带领团队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对象深耕冻土碳循环研究。

      在杨元合看来,作为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潜在的碳排放源,冻土区碳动态的预测对我国制定减排政策,以及如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至关重要。于是,他的团队基于冻土样带调查和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解析了青藏高原冻土融化后碳释放温度敏感性的空间格局和驱动因素。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国科大博士生秦书琪(培养单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为第一作者。

      然而,团队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在青藏高原冻土区“起底”冻土碳释放,试图全面解析冻土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生物与非生物机制。

      欧欣,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其在硅基SOI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面向5G声、光、电核心芯片对异质集成材料的重要需求,发展“万能离子刀”异质集成XOI材料与器件技术,成功开发出多种硅基化合物、硅基宽禁带半导体及功能薄膜异质晶圆制备技术并应用于射频、光电和功率芯片。

      欧欣带领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异质集成XOI团队,开发出了“万能离子刀”技术,可以从任意晶圆上切出只有几百纳米厚度,相当于比一张纸的厚度十分之一还要薄的高质量单晶薄膜,并实现异质集成,是发展下一代集成电路芯片所需的创新材料技术。

      2022年3月,上海遭遇了新一轮疫情。团队多名成员主动请缨,把“临时的家”安在了实验平台,因为,团队研发的压电单晶薄膜异质晶圆技术项目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一刻不能停。封控期间的不放弃,使得该项技术获得了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同时,该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学会微波奖。这是该奖项颁发67年来中国大陆第二次获奖。

      团队成员、国科大博士生李忠旭(培养单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封控期间顺利完成了博士答辩。从一位博士生成长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虽然没有任何庆祝仪式,可他开心地说,“能够继续在研发平台推动项目进展,就是最有意义的庆祝仪式。”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青年在特殊时期,选择了与科学事业站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

      高波,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低温温度计量研究,提出了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原理,突破了控温、控压、微波谐振测频等核心关键方法和技术,成功研制了5K-24.5K准确度国际最优的热力学温度测量装置,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极低温,通常指-248.5939℃以下。深空探测、可控核聚变装置等50%以上的大科学装置的核心部件,都需要在稳定的极低温环境中运行。以前,测量极低温的标准温度计在国内还不到10支,且已经“服役”近半个世纪。

      为了不受制于人,几年来,高波几乎全年无休地高强度工作。如今,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高波带领的团队,原创性地提出了“定压气体折射率基准测温原理”,并建成了极低温区基准级测温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温度计量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这一温区量值溯源的自主可控。“在-268.15℃~-248.65℃温区,我国建成的首套基准级测温装置,准确度和测量速度均为世界第一。”高波看着这个领域内的世界级“标杆”,眼睛里闪烁着光彩。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担国家责、做国家事,这是科技工作者该有的情怀。”高波说,“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向下’。当然,越接近绝对零度,工作越难。”但高波有信心,让“中国温度”的作用在国际范围的科研项目和工业领域进一步显现。

      董焕丽,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在新型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凝聚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场效应晶体管及光电功能集成器件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过去几十年,有机发光晶体管和电泵有机激光器分子的开发仍然是巨大的挑战,这大大限制了智能显示技术、物传感和相关光电电路应用领域的研究。董焕丽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有机激光分子,为新型有机半导体激光分子打开了大门。

      近年来,董焕丽团队创新提出“蒽拓展并五苯”和“光电集成二维共轭高分子”材料设计新思想、初步突破高迁移率和强荧光难以集成的科学瓶颈、发明共轭高分子晶体生长新方法、发现共轭高分子主链沿长轴堆积的新模式......

      在这些成果背后,是董焕丽团队的不断创新追求,在她看来,“创新,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对科研的执着精神。”

      谭敏佳,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蛋白组学技术的蛋白修饰调控机制和药物精准干预策略研究。工作揭示肺腺癌的蛋白质组分型和生物标志物;揭示表观遗传药物EZH2抑制剂对实体肿瘤耐药机制和协同治疗新策略;揭示KRAS突变肿瘤的分子分型和治疗新策略。

      2020年,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细胞》正式发表了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大规模临床肺腺癌蛋白质组草图的绘制工作。该工作在国际上首次对肺腺癌开展了大规模、高通量、系统性的全景蛋白质组学研究。谭敏佳便是共同通讯作者之一。

      近年来,谭敏佳团队主要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生物质谱技术,围绕细胞内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动态变化开展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揭示了肺腺癌的蛋白质精准分型和生物标志物,首次将肺腺癌的系统认识推动到蛋白质层面。

      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色谱和质谱仪器发挥了重要作用。谭敏佳认为,对于蛋白质组学的样本来说,因为样本极其复杂和微量,色谱技术本身和质谱技术一样都占据了核心和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我相信这也是我们蛋白质组学领域将来发展方向,是重要技术突破的领域。”谭敏佳期许着。

    责编 :贺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