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中科院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两弹一星”纪念馆举行

  •     “是什么让我放弃在美国十几万美元的年薪、宽敞的独栋别墅而回国工作的?我想,应该是从学生时代就一直陪伴我的‘两弹一星’精神吧。”10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黄辉,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前这样回顾五年前的回国抉择。当天下午,中国科学院“攻坚克难,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举行。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兼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侯建国与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和风共同为基地揭牌。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主持揭牌仪式。

    侯建国、李和风为基地揭牌

        六十多年前,为了建设新中国,一大批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积贫积弱的祖国,这其中就有至今影响着黄辉老师的钱学森、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们在怀柔的山谷密林中建设了中国科学院怀柔火箭试验基地,这里也成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六十年来,先辈科学家“攻坚克难,爱国奋斗”的精神,一直陪伴和鼓舞着一代代中科院人的成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董军社主持揭牌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在全院开展“讲爱国奉献、当时代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中科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建立“攻坚克难,爱国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浓缩而言,就是“攻坚克难,爱国奋斗”。本教育基地是中科院继在物理所建设的 “党旗·科学·信仰”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在中国科大建设的 “红专并进、科教报国”党员主题教育基地之后建设的第三个党员主题教育基地。旨在激励广大师生党员在新时代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将“攻坚克难,爱国奋斗”融入科技创新的使命之中,引导教育师生党员坚定信仰,矢志创新,勇担时代重任,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使国科大的学子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真正成长为“强国一代”。 揭牌仪式上,全体与会师生代表佩戴党员徽章,在国科大党委组织部部长谭红军带领下重温了入党誓词。揭牌仪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中科院科研人员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参观后师生党员在教育基地的留言册上留下了寄语。

    谭红军带领与会代表重温入党誓词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先后投入了40多个单位、一万七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2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17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中国科学院建立了与“两弹一星”相关的主要科学基础,造就了大批领军和尖子人才,开展了一大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开拓了一大批新兴科技领域,也由此形成了全院的机构规模和学科布局,有效支撑了中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布局和发展。

        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缅怀参与其中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科学院人,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2013年9月3日做出批示:将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建成‘两弹一星’早期科研成果展览馆,保持这里的原貌,作为我们科学院的历史、贡献的传承”。

    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在原怀柔火箭试验基地的原址上建造而成,于201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三个展厅分别讲述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攻关史、“两弹一星”攻关人物与中国科学院早期学科奠基人。据了解,两弹一星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校内外参观人员七万余名,不仅为在校生树立了爱国奉献的精神标杆,同时也向社会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与老一辈科学家的动人事迹。

        2018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考察国科大时参观了“两弹一星”纪念馆。她说:“今后要更好地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在当时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就能够向世界前沿的科技进军,我觉得这种精神永远值得发扬。”这种精神是流淌在科学院几代人身上的不变的情怀和信仰。国科大退休教授赵战生在参加揭牌仪式时深情回忆了自己1978年加入研究生院工作后的感受和体会。他以七个故事凝练了改革开放以来,他选择从事信息安全工作后付出的奋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到的关怀、团队的自律以及与国际势力的斗争等等。他所经历的这一切,也是那个时代中科院科研人员经历的一个缩影。

    赵战生讲话

        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科院党组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引导教育师生党员坚定信仰,矢志创新,报效国家,勇担时代重任,在科学道路上砥砺前行。

    黄辉讲话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攻坚克难,爱国奋斗”?国科大2018级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硕士生程昱翔在“两弹一星”纪念馆找到了答案。他说,隐姓埋名多年一心为祖国原子弹事业奋斗的邓稼先先生;在飞机失事时首先想到的仍然是保护好实验资料的郭永怀先生;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建设新中国的钱学森、彭桓武先生,以及他们“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的朴实话语,都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对“两弹一星”事业的热忱和信念,强烈感受到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程昱翔说:“作为新一代,我们不能站在前人的肩上沾沾自喜,继而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而要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懈求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书写国科大学子的奋斗与豪迈。”

    程昱翔讲话

       

        直属机关党委、科学传播局、国科大等部门和单位领导,国科大党委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以及各学院学生支部书记代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参加了揭牌活动。

    与会代表参观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