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老科学家陈贺能做客国科大明德讲堂


  •   9月9日,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贺能做客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明德讲堂,为国科大师生作了《读懂强国历史,奋力振兴中华》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国科大“传承老科学家精神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第十二场。

    爱国精神与“无名”英雄

      讲座伊始,陈贺能从我国首颗原子弹多个关键技术被攻克说起,分享点滴感悟。“‘两弹一星’科学家以爱国为底色”,陈贺能提到,彭桓武、郭永怀等多位杰出科学家虽在国外有杰出成就,却选择回国,投身原子弹研制。

      陈贺能特别向在场师生提到黄祖洽等参与两弹研制的“无名”英雄。他们隐姓埋名,到艰苦之地贡献青春甚至一生;他们以服务国家为己任,即便未获“两弹一星”勋章,也毫无怨言。正如黄祖洽所说:“不是因为可以当功臣,才去做这件事。这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个人的兴趣。”

      陈贺能感慨地说,“爱国绝不是喊口号,是真实的行动。”在物质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两弹一星”科学家们抛弃一切,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远赴荒野,“这就是他们对国家最纯真的奉献。”陈贺能希望国科大学子“向黄祖洽教授等科学家们学习,放下私心、团结奋斗。”

    努力付诸实际

      “在新时代,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要不断努力塑造自己的精神气质,并用实际行动体现、证明自己的报国志和爱国情。”讲座上,陈贺能讲述了科学家克服“两弹一星”研制中的大漠极端环境、没有先进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只能人工进行运算的工具、受霸权大国技术封锁几乎翻阅不到参考资料等艰苦险阻,用实际行动突破难关。“他们依靠的信念、团结、集智、科学,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学子之处。”陈贺能强调道。

      讲座最后,陈贺能通过钱三强、邓稼先、周毓麟、秦元勋、周光召、张沛霖、王志勤、南仁东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攻坚案例,寄望国科大学子铭记“求真、务实、用于探索、团结集智”科学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科学家从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而成,在今天仍然有它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希望国科大学子站在历史大背景下,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主动担当起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点的责任。

      国科大未来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锦听完讲座后说,“陈老师开场‘感谢各位给我机会向未来科学家们汇报和交流’一句话,拉近我们彼此距离,也从中看到了他对我们‘科技报国’的厚望。”国科大光电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佳宜表示,“在陈老师的汇报中,他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爱国’。听完陈老师讲座后,我更加觉得,在大科学时代的今天,我们需要放眼‘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保持理性怀疑、自立自强、自立更新。”

      本次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莫扬教授主持。中科院老科协顾问、人事局原局长张志林,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原党委书记何林等出席讲座。

    责编 :高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