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举办科学前沿讲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殷切的嘱托。上一星期,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继续开展了四场科学前沿讲座,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助力。
10月31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刘忠文教授在教2-107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重要C1催化过程的挑战与研究进展”的讲座。刘忠文教授为同学们讲解的烷基脱氢制烯烃方法、甲醇/二甲醚的合成方法、负载金属催化剂等知识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11月1日上午,《高分子学报》编委、《Polyolefins Journal》编委、中科院化学所孙文华研究员,在教2-127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从常规研究到创新:高度线性与高度支化聚乙烯”的讲座。在讲座中,孙文华研究员为大家介绍的科研思路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高分子领域,对各个学科研究工作开展,都具有普适性。
11月1日上午,作为“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回国的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王健君老师,在教2-107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控冰材料研究”的讲座。王健君研究员首先简介了结冰现象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危害,随后系统讲解了控冰机制及设计制备超低冰粘附水润滑层涂层的思路,巧妙的设计给了同学很多启发。
11月3日上午,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张春喜老师,在教2-107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为绿色能源求解:人工光合作用”的讲座。张春喜研究员对于生物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作用中电子转移和金属催化中心催化机理及其人工模拟的讲解让同学们叹为观止,张研究员合成的新型Mn4Ca簇合物也让大家对人工光合作用充满了期待。
化学院开展的讲座为我们传授了知识,同时也让我们获得了学分,两者是我们在顺利成长为有益于国家的青年过程中必需的两个要素,但很明显,知识远重要于学分。我们在国科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而不是学分,这是为以后的科研打基础的过程,不应囫囵虚度。许多同学选择旁听某门课程的行动正是对于“知识重于学分”这一认知的真实印证。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专注的目光、与老师积极进行互动是对自己未来科研事业的负责,不在讲座进行过程中分心、不在讲座中途进入教室是对老师、对知识的最大尊重。如此,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还须看今朝。
据悉,化学院还将邀请数名学术领军人物举办十余场不同专题讲座,期待每位同学的到来。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