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岳良希望留学生树立科学家普遍关怀意识

9月12日上午,国科大2015级全体外国留学生新生参加了在雁栖湖校区举办的学校开学典礼,以及随后召开的国科大国际学生座谈会。
来自50个国家的244名留学生参加了2015年开学典礼,成为开学典礼方阵中亮丽的风景线。丹麦籍留学生Christina作为留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她和大家分享了来华选择经历,初入校学习的体会以及在国科大努力学习,进一步推动中丹合作的意愿和决心。
开学典礼结束后,国际学生座谈会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座谈会由中丹学院执行院长胡正义主持。
首先,国科大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对外国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国科大优势的师资力量、依靠中科院的丰富科教资源以及近年来学校在国际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吴岳良向留学们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努力发现并提升自己的科研兴趣;其次,致力科学研究,明白自己的义务与责任。出国留学绝不仅是改善自己的个人生活,它更关乎自己祖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最后,要树立科学家的普遍关怀意识。对于宏观世界来说,人类个体是渺小的,但是正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不断的发现、探索和修正,人类社会才源源不断地获得知识和真理,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和发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科大存济医学院院长高福院士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多国的留学经历和科研体会。他认为,留学的第一步是融入留学目的地国家,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了解这个国家文化。高院士还举例说明国际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说,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几个月,他与其它国家的科学家在重灾区塞拉利昂合作研究,共同奋斗,这种勇气并不完全来自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更多是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责任感。他鼓励留学生以在国科大留学生活为开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科技合作交流技能,成为未来应对并解决人类面临共同科技问题的新生力量。
中丹中心副主任Morten Laugesen博士发表了以来华学习、生活为主题的讲话,希望留学生新生可以尽快适应并喜欢在中国的生活,专注于学业和科研,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互帮互助,顺利地完成在国科大的学业与生活。
国家纳米中心何军研究员、青藏高原所研究生部甄晓琳老师、国际学院对外汉语课教师也分别作了发言。他们表示愿与留学生一起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希望学生们有效利用国科大科教资源与环境,学有所享,学有所成。
座谈会最后,留学生新生参加了国际学生入学教育,学习了涉外法规、学校规章以及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会后,吴岳良在东区第三食堂与留学生们共进午餐。
本学期,我校共有来自99个国家的1015名外国留学生,培养单位涉及115个研究所和学院。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