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多伦多大学胡明教授应邀做“SEM管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报告

  • 6月7日,经管学院“SEM管理科学”青年学者论坛邀请到多伦多大学大学教授胡明带来题为“The Whiplash Effect: Congestion Dissipation and Mitigation in a Circulatory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学术报告。

    胡明目前担任多伦多大学商业运营和分析杰出教授,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教授和亚马逊学者,入选2018 Poets & Quants全球前40位40岁以下商学院教授名录。胡明于2016年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协会(POMS)的Wickham Skinner青年研究成就奖,2017年获得Management Science期刊运营管理方向最佳论文奖。其研究领域包括共享经济、众包、众筹、团购和双边市场等。负责多本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的编辑工作,现任Naval Research Logistics主编,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副主编和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高级编辑。

    讲座开始,胡明以地震发生时,地震波通过海面传播并逐渐扩散的现象引出了研究问题:当一个系统遭受到外部冲击时,冲击会在系统中如何传播。这种场景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如病毒在人群中的扩散、供应链管理中常见的牛鞭效应及供应链中断等。接下来,胡明建立了一个流体模型来研究港口的中断如何影响一个两港口循环系统中被中断的港口及在另一个国家的港口,在该循环系统中,一连串的船队均匀分布在海面上,并在两个港口之间来回运输货物。当循环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每个港口处输入和输出的速率都相同,不存在延迟和货物积压。而当某个港口中断时,首先会有大量船只堆积在海面上无法进入港口,造成入站积压,同时也会有大量货柜堆积在货场上无法从港口离开,造成出站积压。为此,当港口重开时,需要增加港口对入站货物的处理速度和积压货物的出站速度以使得系统恢复为稳定状态。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港口的出站积压水平存在鞭梢效应:随着时间的增加,出站积压水平先增长至最高点,然后呈锯齿状振荡下降。这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相似,但牛鞭效应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积压库存的振荡逐渐增加。另外,通过分析出站速度和提前期对系统恢复稳定状态所需时间的影响,胡明还发现:货物出站的速度不一定要增加至和入站货物处理速度一样高;仅当两个港口距离比较短时,提升船只航行速度可以减少恢复稳定所需的时间。此外,胡明还将分析结果扩展至多港口网络中,表明从两港口系统中得到的见解仍然适用于多港口二分系统。最后,胡明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数据驱动模型来预测港口的等待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机器学习模型中加入由流体模型估计得到的预测器,可以显著提升预测精度。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就模型应用场景、参数设置、分析思路和在多个港口中断下的扩展方向等方面同胡明教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责编 : 贺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