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杨乐院士分享自己对数学从“迷糊”到“迷恋”的故事

  •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是天然的、有天分的,其实以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学科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所谓的‘天分’是源于勤奋的。”6月20日,杨乐院士在“中学教师再回大学”的活动中,给中学教师做了《从中学时代对数学产生兴趣谈起》的首场讲座。

    杨乐院士作《从中学时代对数学产生兴趣谈起》报告  杨天鹏 摄

    杨院士用自己在中学对数学学科从“迷糊”到“迷恋”的经历讲起,希望中学教师要会发掘、引导学生的学科兴趣。

    杨院士说到,因为自己不足11岁即开始读初一,年龄小、加上当时的讲的知识点很多都是小学阶段学过的“旧知识”,导致自己整个初一年级自己对数学学科并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敷衍着完成,自己当时对于一些新的知识点、“鸡兔同笼”等问题也是迷迷糊糊地理解不透彻。到了初二时,随着年龄地增长,他对在代数中用英文字母表示数觉得很新鲜,认为一个水管进水、一个水管放水的“守卫池塘”的题目也很有趣。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靠一个数学公式就可以解决,数学让很多问题变得简单、规范、统一,这让他逐渐发现了数学的魅力。于是,原本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数学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他利用课间十分钟就可以快速完成,从下午4点到晚上的时间,初二的杨院士也将很多时间花在了研究各种数学题上。经过一个阶段后,杨院士的数学成绩变得突出,这让他对数学的兴趣更为浓厚,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

    当时一位叫陆颂石的年轻数学教师为了摸清班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3次比较难的小考试,当时的杨乐院士3次都考了满分。一场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的数学考试,杨院士用20多分钟就完成了,而且考得还很好。到高中时,杨院士的班里成立了数学学习小组,杨院士给组员们连着讲了10几堂课。凭着对数学的“迷恋”,还在上高中的杨院士在自己的数学书上写下了“中科”,即中国科学院,定下了将来要从事数学研究的目标。

        杨院士表示,好数学的标准是“真与美”,中学教师要做到不以高考为指挥棒,发现学生的学科特长,引导学生不因循守旧、富有创造性。让学生真的爱上某个学科,学生就不再是为了高考而去学这个学科,学科知识也会被学生主动融会贯通,成为他的一项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是个长期有利的事。

     参加中学教师再回大学活动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杨天鹏 摄

    责编 :陈俊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