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兰州分院喜迎二十大系列征文】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

  •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2022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即将迎接党的二十大,又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奉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点点滴滴起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发光发热,照亮温暖身边人,分享积极昂扬向上的心态,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共同发展。

       中华儿女自呱呱坠地以来,祖国母亲便予以全部的爱,我们有九州四海赏心悦目的壮丽山河,洗涤人心;我们有漫溯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励人奋进;我们有流传千古壮志豪情的英雄事迹,感人肺腑。炽热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孕育我们每一代青年人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即将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关于青年的白皮书,“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展现了靓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豪迈的青春激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与过去相比,我们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时代无需我们去流血、去牺牲,我们要做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学习充实自我,扩充知识面,学习铭记历史,探索献身科学,当代青年更应该发扬精神,用青春的汗水,书写历史新篇章,以青春之姿,助力国家繁荣昌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资伟大复兴贡献最大的力量。

       奋斗创造历史,青春的底色是奋斗,在新时代里我们更应该踔厉奋发。奋斗,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饱经风雨后的坚韧与顽强,是经历磨难后的坚守与执着,是探索追梦途中的坚持与毅然。从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我就被夏武平先生对科技工作者牦牛精神的总结深深触动,“忍处恶劣的条件,啃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新时代有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和人民需要青年的奋斗力量,时代和未来需要青年的拼搏精神,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实干成就未来,青春的代名词是付出,我们要以笃行不怠的心态迎接未来。近年来网络热词“躺平”用于形容当代年轻人的顺从心里,安于现状,不去努力奋斗、不渴望成功、毫无上进心的惰性心态,虚度年华的咸鱼作为。不可否认,如今的青年有成长的烦恼,工作的焦虑和现实的压力,“躺平”青年的长期躺平,会使自己错过最佳的奋斗年华,青年人应当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生机活力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满怀热情,直面压力与挫折,无畏付出,曾经举起青年运动的大旗维护民族利益,而今也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奉献,疫情当下涌现出的无数青年志愿者才应该是我们时代青年品质的彰显,无论身处哪个年代,青年人都应在国家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付出、奉献,无愧于祖国人民,无愧于伟大的时代,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李大钊先生曾在《晨钟报》的一篇文章中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二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锐之直觉,活泼之生命”;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新青年》的发刊词中提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当今青年风华正茂,年少可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作为科院青年工作者,我们要立志高远、脚踏实地、发愤图强、开拓进取,敢作敢为有担当,踔厉笃行,以实际行动迎接二十大,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共同迈进,奋力创造新的时代辉煌、共筑国泰民安的历史盛世。

    责编 :脱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