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跟国科大学子一起,探秘无人区

  •   当和其他专业的同学聊到科考,总能听到不少上山进洞、捕虫挖土这些与自然同吃共住的故事。而我们的科考经历却与他们不一样,深入羌塘无人区、探秘古格王朝遗址、走访青海湖景区,我们凝望着青藏高原这片土地上的人与自然。

    无人区

      西藏羌塘与阿尔金、可可西里、罗布泊并称为中国四大无人区。这个西藏北部辽阔的高地是人类的禁区,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经过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到达离无人区最近的一个人类定居点——吉姆乡。吉姆乡位于阿里地区西部,属于大羌塘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人民依然延续着以游牧为主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科考队员在羌塘无人区

      由于平时外来人口稀少,我们的车刚停下,就引起乡派出所工作人员的注意。在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做相关登记和核验工作。乡长了解到科考队员要去羌塘无人区考察,便派出了一名熟悉路况的林保员当向导。

      在林保员的引导下,我们驱车前往羌塘无人区。途中林保员介绍说:“以前公路两边的区域有人淘金,严重地破坏了草原生态,现在淘金已经被禁止,这里的生态也慢慢得到了恢复。”行到公路尽头就正式进入了无人区的范围,无人区并不意味着毫无生气,恰恰相反,这里是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等高原动物的天堂。

      我们又向无人区深处行进了大约30公里,这里的地面都只有稀疏的一层草,站在无人区的草地上向四周望去,突然一句诗出现在脑海里——“野旷天低树”,这里没有树,但是远处的山丘在旷野和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低。

      为了不打扰高原精灵的生存繁衍,在完成必要的考察任务后,科考队便离开了。

    沿途的土山

      其实无人区并没有那么神秘,这里的草原与西藏绝大多数地区的草原相差无几。最大的不同可能是这里的动物保存着原始野性,它们对人类的警惕性更高,攻击性也更强,愤怒的野牦牛甚至可以将汽车顶翻。

      近年来,或是出于对“无人区”这个名词的好奇,或是虚荣心作祟,总有人不顾法规的警告,妄想徒步穿越无人区,酿成无数悲剧。临近的乡镇为了微小的救援可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大规模的搜救也一次次打击着当地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

      人类已经“占领”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环境最为优质的区域。敬畏自然,珍爱生命,面对这片最后的荒原,不打扰,是我们对自然应有的虔诚。

    草原上的野驴

    遗址

      1985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组织的考察队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发现了一处重要遗址——古格王朝遗址,将消亡了300多年的古格王朝重新带回了人们的视野。古格王朝起源于吐蕃王室的斗争,曾是藏传佛教的圣地,王朝存续约700年,却在17世纪突然灭亡,徒留灿烂的文化遗迹和战争毁坏后的古城残骸。

      古格王朝遗址周围沙化严重,沿途都是土山和戈壁,仅有一丝绿色存在于几乎干涸的河流边,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古格王城位于札达盆地的核心,王朝兴盛的时候,这里也曾经是能养活10万百姓的大型绿洲。科考队一位研究员指着沿路千沟万壑的土林说:“这些都是湖相沉积的地层,在地表抬升后受到雨水冲刷形成的地貌。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和南部喜马拉雅山隆起阻挡了印度洋水汽,让这里的生态逐渐恶化,哪怕没有战争,古格王朝也很难存续下去。”

      终于到达遗址附近,远观古老的城堡与周围山体镶嵌在一起,让人难以分清哪里是人造的城墙,哪里又是原本的土山。

    古格王朝遗址全貌

      古格王朝遗址高约300米,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是王宫、寺庙和民居,仅一条小路可达山顶的王宫所在,其余皆是悬崖绝壁。拾级而上,遇到第一个重要地点就是红殿。

      红殿因其红色外墙而得名,是典型的平顶藏式建筑,内部呈方形。庙内的佛像均已损坏,只有墙上的壁画逃过了历史的浩劫,几百年过去,借着门口昏暗的光线,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壁画当年艳丽的色彩。

      科考队员到达的时候,红庙正在开展“数字古格”工作,据介绍这是目前破解古格王朝遗址“三高、三低和三难”一次创新尝试。所谓“三高、三低和三难”分别指旅游资源品质高、开发风险高、成本高,景区体验参与度低、保障水平低、资源开发程度低,一证难办、一床难买、一车难求。“数字古格”在保护古堡遗址的同时,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古格王朝红庙

      而后,我们又来到白庙,白庙比红庙大得多,内部有很多根方形柱子支撑着房顶,横着的房梁上画着很多佛像,原本殿内供着的佛像均已损毁,只留下了光秃秃的莲花座,在每个佛像的护栏上都挂着佛像原本的照片,诉说着战争和动乱对文明的毁灭。

      到达遗址顶部,四面皆是峭壁,部分遗迹自然风化严重,道路上碎石广布,向下眺望,曾经广阔的绿洲龟缩在遗址一角,与曾经辉煌的古格王朝一样,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

      古格王朝的文明已经在战乱和恶化的环境中成为历史,那么今天,我们又将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古格王朝遗址?

      好在,“数字古格”的建设已经开启。未来,游客也许可以通过数字博物馆游览王城全貌。而遗址本身,在自然条件下缓慢风化,成为记录历史的样本,也未必不是一种有效的保护。

      准备离开时,古格王朝遗址在落日余晖中显露出历史给予的苍凉凝重之美,而它的未来,还要靠我们后人来书写。

    景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的青海指的就是青海湖。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从西宁市开往青海湖,沿途不再是萧瑟风沙,而是郁郁葱葱大片的草地,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条翠绿的毛毯,间或有大片的红白双色开花植物盛放在草地之中,远远望去让人心旷神怡。

    古格王朝遗址周围景色

      这种开红白双色花的植物却也给藏民带来了麻烦。它叫狼毒草,因为具有毒性,藏民会用它制作经书纸张,这样做出来的纸张不怕虫蚁蛀食。但也正因为这毒性,它时刻威胁着牲畜的安全,在蔓延生长中肆意挤压着原本的放牧空间。

      目光移向远处,青海湖依旧美得摄人心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呈现出从淡粉到湛蓝的神秘渐变,吸引着大量的游客驻足拍照。连片的油菜花田沿湖围绕,放眼望去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被狼毒草占据的草场

      开发后的景区餐饮、厕所等配套设施也更为齐全,但近年来许多自驾游和团队游游客都倾向选择未经开发的原始景点,认为那里才能真正体现自然的壮美和神奇。这给我们带来启示:天然景观的灵魂其实是它的原始面貌。

    牧民建设的“私人景点”

      从无人区到人头攒动的景区,人在自然面前无比渺小,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会得到自然的馈赠,反之亦然。

    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2年第一期

    原标题《探秘无人区》

    责编 :刘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