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教师的使命感

  • “教育”,即“教书”和“育人”之集合,“教书育人”也一直被誉为中国教师最崇高的责任和使命。大学期间,我很荣幸参与了一项关于中外教育理念比较的创新课题,而正是这项课题实践让我对“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体悟。

    首先,如何教书或教何种书?教书的主要目标在于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中国父母的做法往往是手把手教,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却是引导,因此中国孩子往往缺乏独立完成的意识和能力。我们中国的教书也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是一种理念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知识是有限的,而对知识的追求却是无限的,被给予的总是有限的,自我发现和思考总是无限的。因此,我们教书的目的不是教会知识,而是要成为真正的引路人或向导,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生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授学生发现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进入知识殿堂的途径。在此,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要还在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尤其是进行批判思维能力的训练。所谓批判思维就是通过一种程序的学习,让我们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如何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更清晰、准确、全面,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即相关证据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种训练,我们知道了问题、证据、逻辑、证成、假设、概念和想法(idea)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其次,如何育人或育何种人?育人,在我看来是比教书更重要的教育任务,它的主要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心智,感化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意识。德育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北宋时期的司马光就早已指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虽然国内在近些年也在提倡德育教育,但是大多仅局限于通过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很少能真正的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锻炼。要真正达到德育的效果,还必须要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由此调动学生在道德行为实践上的主动性。另外在育人方面,我们国内也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的重视。知识从未脱离社会,知识也不能脱离社会。英美几所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意识,包括人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加强对战争灾害、社会救助和人居问题的思考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内因贫富差距等因素引起的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等矛盾也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但我们的学生对这些社会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关注。“知识是使人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因此,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同他们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将他们的形成性知识和能力应用于社会思考和社会实践,让知识复活,在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业上做出一份贡献,使我们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灵魂,这也是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对此,教师也理应有一种为社会服务的理想,怀着一种以身作则的处事方式,由此可能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很自然的形成一种moral character.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应效仿西方“教育救世”的教育理念,即试图通过个体人的培育来最终达到拯救社会的目的,教育救世同时也可以唤起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热情,激起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没有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学生必然会满足于眼前的得失而忽视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追求。

    现阶段,我们国内的文化教育界无形或有形的遵循着教育、考学、就业的理念,受教育的好坏往往成为钱权多少的代名词,而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精神培养的最本质的内涵却消逝匿迹。教师的使命感本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正是通过教师传达到学生那里去的,也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的,一个教师的使命感是什么,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氛围。因此,教师必须要端正“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既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大写的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一项事业,所以“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对教师来说也不应仅仅是一种职业责任,它更应该是一份终生的信仰和理想,或者可以说它是像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的清教徒对上帝表现出的那种虔敬。

    责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