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养猪院士” 印遇龙带领师生团队“用科技帮助农民”

  •   编者按:

      日前,新华社发布《念他的博士生,必须要养4批猪……》一文,报道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为畜牧养殖从业者答疑解惑的故事。

      “养猪院士”印遇龙40年来一直以“用科技帮助农民‘养好猪、好养猪’,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

    “真的,我正在养第4批猪”

      2022年端午节前日,国科大2021级动物生态营养与环境专业博士生冯淦熠正忙碌着准备猪消化代谢试验,任务紧张,他并没有给自己计划放假。实验楼的电梯门打开,冯淦熠刚好与导师印遇龙打了个照面,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就分开了。

      “第二天印老师发信息给我,让我到他办公室一趟。虽然印老师一直都很平易近人,但突然被他喊去办公室,我还是有些紧张,却没想到在办公室里,印老师给了我一份粽子。”在这之前从未收到过粽子的冯淦熠很是触动。

      端午食粽,是我国传统习俗之一。这份饱含导师关心的粽子,成为他端午假期最温暖的回忆。

      本科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冯淦熠,2018年参加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时,在自我介绍环节分享自己在生产实习中对养猪的认识和喜欢,“当我说出自己喜欢养猪这句话,直接把大家逗笑了,嘿嘿,我也喜提了‘猪哥’爱称。”

      早上8点左右抵达猪舍,开始称量饲料,记录每只猪的健康指标,展开试验分析样本,一直到晚上10点最后一次视察记录,才算完成一日的“养猪”工作,而这也是“养猪天团”成员的普遍日常。

    对稻谷做脱壳处理

      二十岁出头,愿意投身养猪研究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

      但从生产实习的懵懂状态,到成为研究生开展深入的课题研究,在养猪这件事上,一眨眼的时间,冯淦熠已经认真对待了近三年。“2020年回所到现在,我已经养了3批猪,正在养第4批。根据课题方向,明年我还会接着养一批猪。养猪有时就像养宠物,它们有自己的性格。为了让它们在代谢笼中更舒服地生活,更快乐地度过每一个试验周期,我不仅会关心它们的健康状况,而且有零食首先就会想着和它们分享。”讲述养猪的过程,冯淦熠的语气轻快,眼神带着笑意。

    冯淦熠进行检测操作

      网络上关于“养猪院士”要求博士生养好4批猪才能毕业的说法,团队中的实验师邓秋纯解释道:“印老师注重实际,强调同学们要深入基层,到养殖场动手养猪。一方面是要同学们在一线工作中寻找科研灵感;另一方面是希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以,我们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养好4批猪的博士不能毕业。”

    把养好猪作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1978年,22岁的印遇龙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前身)。1986年和1994年,因工作业绩突出,印遇龙先后两次前往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学习与工作。1999年印遇龙从加拿大回国,在湖南农科院院部学术报告厅,第一次见到了袁隆平先生。

      “当时,在袁隆平主持的湖南农业发展规划会议上,我借机向他请教有关湖南生猪养殖的问题,先生当即鼓励我说‘小印同志,湖南是一个养猪大省,但是养猪生产效益不高,又污染环境,你一定要研究一种污染少,又让猪长得快、肉质好的饲料来,大有搞头。’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十分之大,促使我把养好猪作为了一辈子的奋斗目标。”

    印遇龙

      40多年奋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印遇龙院士团队的研究方向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生猪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等重大需求,已完成“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利用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畜禽氮磷代谢调控及其安全型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猪日粮功能性氨基酸代谢与生理功能调控机制研究”等项目,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围绕怎么养好一头猪,“养猪天团”发表的多篇文章已成为高被引用论文,而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们为了解决养猪生产中实际问题不变的初心。   

      “当前,集约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餐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规模化养殖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点、如何科学定位生态养殖、如何确立生态养殖的评价体系、如何普及生态养殖……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印遇龙介绍道。

    猪舍

      在印遇龙的办公室里,摞满了书籍,他每天保持着从清晨工作到深夜的作息,穿梭于办公室、实验室和养猪场之间,思考着“养猪”的方方面面。   

      “激情满满、活力四射、不知疲倦”是同学们和同事们对印遇龙工作节奏最直观的感受,“印老师像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人,总是那么精力充沛,每天工作到深夜,但第二天很早就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除了与科研人员交流工作,印遇龙也常常解答农民的问题,他的通讯录里添加了数千人,大部分都是畜牧养殖从业者。“不管熟不熟、记不记得样子、有没有见过面,只要微信里有农民请教,我都会回复。”对于助力乡村振兴的直播带货活动,印遇龙也积极参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养殖户提高了收入,也向更多人普及了养好猪的相关知识。

      科研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体现着印遇龙“把科研作为一辈子的追求,用一生做好一名‘养猪倌’”这一矢志不渝的目标。

    踏踏实实,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的第一大国,猪肉同样是我国居民菜篮子里最重要的荤菜之一。养猪也是一门大学问,如何通过科技让农民朋友“养好猪、好养猪”,是“养猪天团”共同的心愿。   

      黄瑞林是印遇龙最早的一批学生,他现也是国科大硕士生导师、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在上世纪八十年末和九十年代初,黄瑞林与印遇龙一起开展猪回肠末端氨基酸利用率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回肠末端“T”型瘘管、“桥”式瘘管和回直肠吻合等技术,并测定了我国常用48种猪饲料的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较好地解决了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在推广应用中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说:“作为印老师的学生、同事,我们团队最主要的特质就是踏踏实实地做事,做有利于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事。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做出贡献,是我们团队坚定的追求。”   

      但科研犹如登山,攀登的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

      “在我印象中,印老师无所不能,做事从来都雷厉风行,哪怕偶尔遇到棘手的事情,印老师总是会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甚至为了克服困难会整日整夜的工作。”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的何流琴这样描述她心中的印老师。   

      何流琴自2010年本科毕业后就来到了印遇龙课题组,读书期间受到印老师敬业、拼搏、奉献、创新和实干精神的耳濡目染。“印老师是我眼中最美最帅的老师。说他美和帅,并不是因为他长得多漂亮多帅,而是他内在的才华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印老师从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也从不避讳批评学生的无知。他对科研学术严谨又严厉,对日常生活细心又体贴,让人觉得和蔼可亲又高大伟岸。”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她,在传承育人精神过程中,也秉持从生产实践出发的科研理念,继续探索着科学养猪技术。

    何流琴

      如今,印遇龙带领团队改进生猪养殖方法,不仅让优质生猪生长更快,提升了养猪效率,而且使其保持原有的风味和品质,保障了肉质安全,帮助了更多农民实现靠养猪发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树立大食物观”“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诚然,有关猪的一些试验往往很脏很累,但“养猪天团”成员们面对困难从未气馁,在攻坚克难中也从未忘记初心。他们在农业领域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不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传递好历史接力棒,更为农民稳定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   

      追求源于热爱,热爱成就追求。热爱养猪的他们,让艰难的事情变得更有意义,让平凡的事情变得更有力量。从养一头猪开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责编 :贺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