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追梦少年李霖杰:在病毒上做“文章”

  •   如果在中科院奥运村科技园见到李霖杰,恐怕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谦逊的青年,年仅24岁,便已在冠状病毒研究领域发表了4篇高水平研究论文。他参与的“冠状病毒的跨种识别和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对于该领域的很多研究者来说,病毒研究是一项长久的课题。平日里,这样的课题显得有些“冷门”。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病毒研究才成为大众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科研人员们站了出来,肩负起时代使命和社会期望,李霖杰也是如此。平日里,他热爱读诗、喂鸟、运动,看起来只是一位爱好广泛的邻家青年。但进了实验室、穿上白大褂,他就成为一名抗“疫”攻坚的科研工作者。

      自2017年正式拜师高福院士以来,李霖杰一直学习病毒学与免疫学知识。当疫情发生,他便和同领域的其他科研人员一样,在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感召下,迅速冲向科学前沿。

    “动物王国”里的顽皮少年

      李霖杰的家乡在云南曲靖的郊区。出生于云南“动物王国”的他,从小便与各种生物“结缘”。

      在求学过程中,他也依旧保持对生命的好奇。在高中学校池子里放养乌龟,让这只乌龟一度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学海神龟”;还在宿舍里配制细胞培养基、买光学显微镜观察果蝇......在一次次基于兴趣爱好的“小打小闹”中,他对科学的探索在好奇心驱使下,悄然深入。

      进入国科大后,他的爱好得到更为专业的点拨,解答好奇心的方法也逐渐系统。他说:“这些动物在多年之后,真正成了我的科研方向。

      从爱好到科研方向的探索,需要循序渐进。

      得益于国科大的科教融合,李霖杰先后前往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叶健研究组,了解植物、病毒和昆虫三者的相互作用;到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杜卫国研究组,观察蛇、蜥蜴、龟鳖等爬行动物家族成员;拜访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刘小龙研究组,了解细胞免疫的研究方法......

      最后,李霖杰来到学业导师高福院士的课题组,并最终确定了研究方向,开始“撸起袖子加油干”。“无论在学业上,还是人生理想上,高老师一直是我的导师。”在兴趣和导师专业的指引下,他不断成长着。

    李霖杰(右二)等国科大学生与高福院士(中)

    在病毒上做“文章”

      从2018年到2022年,高福院士和李霖杰的共同群聊已有53个。

      高福院士是李霖杰在病毒研究领域的领路人。2018年9月10日中午,高福院士在微信群里一句“来参与我们CNS(Cell/Nature/Science)级大课题”,让李霖杰开始了病毒研究。

      课题组的研究领域是病原、免疫学和抗病毒策略,着眼于研究病毒侵入细胞表面的过程,或是细胞表面的免疫检查点。尽管病毒侵入到细胞内部后还会有核酸的复制、颗粒组装、释放等复杂活动,但仅是细胞表面的病毒侵入过程,也有大量值得挖掘的信息。

      冠状病毒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首次被发现在动物体内,引发肠道疾病,后来发现了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据了解,目前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主要有七种,其中三种可引起人类严重呼吸综合征。导致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正是这三种之一。

      研究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与病毒性疾病防控、疫苗研制等重大卫生问题密切相关。加入高福院士课题组的李霖杰,也循着导师的方向,开始了冠状病毒的受体结合域等的相关研究。

      如今,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双特异性抗体、亚单位蛋白疫苗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亚单位蛋白疫苗都完成了有效的成果转化。

      论文从书架到药架,知识的积累成为生命的救赎,这一切都源于前期的大量研究工作。高福院士及课题组的大量研究成果,使李霖杰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时常“猫”在阅览室,看导师多年前的博士论文,里面写满了导师此前做研究时所做的细致工作,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

      有时,他晚上会偶遇“来实验室溜一圈”的导师。每次导师带着他,到走廊尽头的学术驿站聊天时,他都会穿过这面挂满科学家们研究成果的墙。

      点晶体也是李霖杰日常研究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高福院士课题组有一间晶体储藏间,其中堆叠了成千上万块晶体板。这些整整齐齐地堆满三面墙的晶体板,是课题组成员们数年辛勤积累的成果,也是当之无愧的“表面蛋白文献馆”。他说:“我们结构生物学非常依赖点晶体,这些板子都是很多人日日夜夜的工作和成果。

      点晶体的工作量极大。移液枪装上枪头,吸取含有蛋白和辅助结晶的溶液,点进板上的微孔。一轮点罢,往往需要几十盒枪头。“可能成千上万个条件中,只有一两个能结成晶体;而在几十个条件的晶体里,又只有一两个能达到规则的空间排布,从而能够被衍射良好信号,并解析结构。”

      为了解析一组蛋白质结构,李霖杰至少需要点30板晶体。“大概是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除了吃饭,就一直坐在那儿。

      好在,科技的进步有望提高科研的效率。因此,李霖杰格外期待怀柔科学城里的在建设备。在过去,蛋白质点晶体需要“万里挑一”,随着分辨率更高、光线质量更好的设备出现,可供观察的可用晶体就更多。“很多原先受实验条件限制未能完成的老课题,或许拿去怀柔光源一照就能解决了。”

      虽然旁人看着艰辛困难,李霖杰却将其视为梦想和幸福。“我经常梦想着有这么一天。我站在怀柔同步辐射光源或冷冻电镜旁,拿着镊子一心一意地制备样品。在‘科学’这个主题下,围绕着先进的科研仪器,探索生物学的至高真理,这就是我的理想和幸福。"

    时代浪潮下的科研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转换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面蛋白的研究,希望通过充分了解其性质进行更高效的疫苗研制。

      “赶”是李霖杰最深刻的感受。

      一是“赶”着学习。他回想,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其实是导师催促出来的。”为了不辜负国家社会的期望,往往学生还没彻底把问题想明白,导师因为来不及循循善诱,只能直接点拨。“有些问题,我只想到了80%或90%的程度,导师就会向我揭晓答案。”

      二是“赶”着研发。李霖杰自认是“笨鸟”,晚上熬夜、中午加班,都是常态。他想:“成果都是干出来的。”

      其实,不只是李霖杰,整个课题组都在“赶”。

      “攻关最忙时,高老师就睡在办公室里。”李霖杰介绍说,“他在这里开会、修改文章、写东西可能到凌晨一两点,然后就躺沙发上睡了,早上7点又开始工作。”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发现了新的突变株,老师们大晚上就在群里讨论起来。我也起床、查电脑、计算毒株的相关参数。”李霖杰说,“老师们都着急,想知道新突变株的情况。我也着急,心里挂念着睡不着觉。”在焦急的情绪下,李霖杰当晚就把新突变株进行初步分析,将结果发到微信群里。

      李霖杰的科研时间表格外紧凑。因为培养细胞需要每日照料,疫情期间,李霖杰一直住在实验室。“我现在离不开实验室,因为攻关任务重大,大家都着急。”

      对新冠科研攻关的使命感与急切感不曾有半刻离开。重压之下,挫折带来的情绪冲击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述。“我有时候实验做崩了,比如Western Blot(一种蛋白质分析方法)做一轮就要6个小时。6个小时,任何一个步骤出错,实验结果便是一片空白或一片糊。”

      李霖杰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天夜晚12点,看见了“一片糊”。“我不止一次在深夜湿了眼角。想着,为什么机器偏偏遇到我就发生故障?为什么偏偏我的实验结果、数据那么难获取?之前拍着胸脯许下承诺,说一定能搞定,而后却遇上问题。”

      可是,想到从新闻报道、亲朋好友电话中了解到的各省市,尤其是家乡的疫情现状,李霖杰崩溃后又立马站起来。

      “我个人的挫折,在时代的苦难下不算什么。”简单休息一下,平稳心态,他最终还是在天亮前顺利完成了实验。

      李霖杰的枕头底下,至今仍压着爷爷给他的红包。红包上,刚劲的笔锋写着毛主席说过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长辈心目中的真理。因为疫情和攻关繁忙,当爷爷寿终正寝时,李霖杰没能赶回家送别,但爷爷的信念始终给予他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

      “(新冠)这东西狡猾又可恶。我觉得我本人受再大的苦,都比不上之前亲历疫情的人们的痛。”想到这里,他一咬牙,说着:“管它呢,这个任务落到自己头上了,就得拼一拼。”

      热爱与责任,支撑着李霖杰在工作任务最繁重、心理压力最大时,保持信心、克服困难。其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信仰始终是李霖杰在科研过程中最大的精神动力。

      李霖杰的工位上放着很多书,有诗歌、小说,他尤其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角,其坚韧和对待苦难的态度让他感慨良多。“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一开始书写得很厚,讲了他如何创伤、如何受难、如何从负伤中康复,还出现过各种幻觉,比如绿眼睛的章鱼在身体上蠕动。但是,成书时,保尔却把大篇幅的痛苦经历都给删除了。”

      李霖杰觉得,如果要把自己之前的经历记录下来,也会“删除”自己苦痛部分的“关键镜头”。“因为人生就是壮烈的、奋斗的,值得铭记和分享的往往是精彩瞬间。科研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困难总比成果要多。但是,遇上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下去。因为,光明总在前方。”

      冬奥会期间,实验室成员们在做实验的间隙,点开手机看开幕式直播。突然,有人看到一张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者们穿着白大褂的集体照,出现在CCTV5冬奥会开幕式的转场画面中,然后兴奋地转告其他成员们,大家纷纷“围观”自己上电视。

      转场很快就播完了,实验室成员们也纷纷散了,回到自己的位子上,继续查资料、点晶体、做实验。

      毕竟,疫情的威胁还在,李霖杰和课题组成员们还要继续完成他们的任务和使命。

    责编 :韩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