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苑人物

他,是为学生铺路架桥的朱老师!

  • 编者按

    在《说文解字》中,物,万物也;理,治玉也。玉取之于石,顺其理方得焉。获得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领雁金奖的朱征,今年三十出头,已在物理学的世界里徜徉了17年。在他所痴迷的凝聚态物理中,新奇物态和相变的存在让他的好奇心有了“落脚之地”。在他眼里,做科研最大好处就是“总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读博士,又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项成果……拥有这样的“战绩”,他却说:“学术领域比我厉害的人太多了,刷新三观,他们不仅更聪明,而且更努力!用开玩笑的话说,他们产出成果的速度比我发朋友圈都快,而且这些成果全都是重要的研究发现。”

    1.jpg

    朱征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朱征,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他第一次感觉到与同龄人的差距是在大四。那一年,他在准备自己的本科毕业论文时,受到了震撼:“有很多概念我觉得我理解了,但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又不如别人用得灵活。这种灵活让我感叹这东西居然还可以‘玩’得这么巧妙。”他突然觉得,自己先前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都不那么对路。越是顶尖的学府,越是“高手”云集,心态越容易崩,受挫也是常有的事:做不出课题、好不容易想到的点子已经被别人做过了、满怀欣喜地投稿然后被拒、自己觉得很好的成果被别人批评得一无是处……朱征回想起这些时,眉宇间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淡然。然而,身处其中的他,却感受着真实的焦虑。让他非常难受的一段时间,是在刚开始选择研究高温超导的时候。所谓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且表现出完全抗磁性的现象;而高温超导是相对于临界温度较低的常规超导体而言的。常规超导体通常可以在传统的凝聚态理论框架下得到完美描述(如BCS超导理论),而1986年以来发现的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等,表现出许多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性质,给凝聚态物理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高温超导材料和机理研究,因而成为延续至今的凝聚态物理学前沿课题。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其中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更具挑战性。“每次想到一个思路,要么就做不下去,要么查了文献后发现别人都已经做过了。这个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没有任何有效的进展,当时受到的打击还是挺大的。”朱征说。刚到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朱征坦言自己压力也很大:“感觉大家都比我强。”做博士后期间,有一次,朱征和另一位博士后合作者讨论,一晚上讨论下来后,合作者写完了一份三四十页配有图文、格式规范的笔记。“这是论文级别的笔记,他们完成的速度很刷新三观,至少对我来说很难做到。”自身学术的硬实力是一道关,初出国门,语言交流的软实力是另一道坎。朱征说,他们那一代普遍是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基础没有现在的学生好。尽管现在朱征的简历上,10余场国内外顶尖高校的参会经历用英文整齐陈列着,时间倒回到最初,他也会“害羞”,不敢与人交流。

    “但很多优秀的学者是特别擅长交流的,往往很多新想法就从交流中产生。要会给别人清晰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同时也要在听别人的观点后提出有效的问题,双方有‘交锋’,讨论的收获往往就很大。”朱征分享道,“想要讨论深入,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就至关重要。”


    练就大心脏

    他说,做科研,80%的时间可能是在做所谓的“无用功”,但这又是必要的付出,眼前的所谓“无用功”或是为将来新的发现打基础。

    面对努力未果,有的人沮丧、烦躁,便退出了“游戏”;有的人不服,没想过退出,每每都选择“再来一局”。朱征属于后者。尽管朱征惊讶于“厉害的人”取得研究成果的速度,但他也摸索着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觉得和前期积累有关,平时勤思考、多训练,熟能生巧,当你足够熟练时完成工作就会很快且准确率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向上的学习环境中,人自然会被带动,从而产生改变。在朱征做博士后的麻省理工学院,所有的报告都安排在午饭时间,中午12点,大家坐在下面吃饭,报告人在台上讲。一周内,基本上有三四天都有报告,而没有安排报告的时间,大家也会聚在一起吃饭,边吃边聊科研问题。每个人的研究背景不同,大家从各自的角度分享对问题的认识,总会给朱征带来新的启发,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了自信。2013年,朱征第一次出国参加美国物理学年会。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他来到了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巴尔的摩,进行10分钟的英文报告。在此之前,他经过了反复练习。“这是物理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会议可能会关系到报告人之后的学术发展,大家都会精心准备,并利用开会的时间广泛交流。”在之后的接连两年,朱征抓住了很多交流的机会。参会、博士后面试、暑期学校认识的很多朋友,也成为他日后的合作者。与此同时,在一次次突破舒适圈的尝试中,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也随之改变了,从不敢讲到放松、自然地讲。

    朱征鼓励学生勇敢地去对话。用提问带动思考,梳理、组织问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不敢提问”的心理负担,他说:“通常大家好像只能记住表现好的,因为学术研究中讨论的人太多了,一般也只能记住聊得深刻的,你只需要尽力把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陈述清楚。年轻时总有时间和空间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想开了就无所畏惧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观点不一致、有争论,也要尊重与你讨论的人。”


    为学生铺路架桥

    2022年秋季学期,朱征担任了国科大本科课程《固体理论》的助教,在课堂之外负责批改作业、答疑。在正式成为一名教师、走上讲台之前,国科大的每位老师都会经历“助教”的角色。经过与本科生们一个学期的相处,朱征最大的感触是国科大有很多出色的学生。无论是从平时的作业和考试表现上,还是从学生时不时能问出让他有点“卡壳儿”的问题上看,都让朱征觉得这批学生确实有深入思考,越学越会。

    2.png

    朱征与学生探讨问题如何把课堂所学,用到科研上?怎样破除“只会做题不会运用”的应试思维?明明学过的知识点,与人交流时怎么又感觉没学过?这或许是许多学生遇到的困惑,对于朱征而言也不例外。

    “别人运用得太巧妙了!比如我认为得推导半页公式才能证明的结论,或许结合合适的图像,两三行就推出来了。”朱征惊讶地说。随后,他补充道:“平时应多注意从物理图像上去理解,并多尝试跟别人讲出来,可能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同时,借鉴一些其他方向的经验运用到这个问题里,也可以加深理解。”

    为了让学生更紧密地将课堂所学与科研相连,朱征旁听了许多国内外不同高校的物理课。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去思考并学习其他老师的讲课过程,从而慢慢积累经验。

    不仅是对于本科生的课堂,对于研究生的指导,朱征也在不断摸索合适的方式。从每周固定开组会,到学生个人每周发邮件汇报进度,他再有针对性地与之讨论。如果研究内容有价值,朱征会组织召开组会报告,并邀请相关方向的其他老师参与。

    早春三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一间向阳的办公室里,朱征正拿着马克笔在白板上给乔磊布置周末的任务。乔磊是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谈起自己的导师,他说:“朱老师不是一股脑儿劝你读博的人,如果你要读博,朱老师会带你做在未来也比较热门的方向;如果不读博的话,朱老师也会给出相应的经验建议。”一周七天,有三四天的晚上,朱征会和学生、博士后一起吃饭。这沿袭了朱征做博士后期间的习惯,在轻松的氛围中,一些新的工作想法交流碰撞而生。他鼓励学生多听报告,就算听不懂也尽量听,听多了就会慢慢“上道”。国科大物理科学学院2022级直博生余光煜笑着说:“一些最新的论文会先放到一个网站上面,朱老师让我们像刷朋友圈一样刷这个网站。”

    回望那些一路走来的光阴,朱征说:“其实不一定要做得多‘成功’,你只要自己觉得没留下遗憾,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在采访全程,朱征共提到了19次“遗憾”,他认为只要每件事都认真、尽力地去做了,就没有遗憾。

    责编 : 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