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广州地化所在华南地区晚全新世陆相古温度重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古温度的定量重建是古环境/气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领域的学者为此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目前对于地球上两大表生生态系统-海洋和陆地古温度重建的研究中,对于海洋的古温度重建研究较多,由于缺乏有效的定量化计算指标对陆相古温度定量重建一直难以进行。近年来,基于支链GDGTs的陆相古温度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最初的研究认为支链GDGTs来源于陆地土壤和泥炭细菌,基于此,国际上建立起了土壤的年平均大气温度(MAT)经验计算式。但新近的研究指出支链GDGTs可以由湖泊内源产生, 如果以土壤的经验计算式来计算MAT,必然产生偏差。因此,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基于湖泊现代表层沉积物的MAT经验计算式,虽然这些计算式是“区域性”的,但其计算结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我国全新世陆相古温度的重建研究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东部地区,华南地区陆相古温度定量重建研究严重缺乏。广州地化所胡建芳研究员和她的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对华南地区湖光岩玛珥湖现代过程的研究,证明了其支链GDGTs主要为湖泊内源产生,在此基础上应用湖泊的MAT经验计算式高分辨率重建了~ 3.7 ka以来华南地区陆相古温度。重建结果显示:华南地区~ 3.7 ka以来经历了5次冷期/4次暖期变化,中世纪暖期在华南地区呈现出2次暖阶段,小冰期在华南地区依然存在,且温度是~ 3.7 ka以来的最低值。这为华南季风区陆相古温度重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该成果发表在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地化所“135”项目经费支持。 

      Hu J F, Zhou H D, Peng P A, et al. 2015. Reconstruction of a paleotemperature record from 0.3–3.7 ka for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using lacustrine branched GDGTs from Huguangyan Maar.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35: 167–176.  

    责编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