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中科院兰州分院科研人员群像

  • 冻土科研人员进行青藏铁路路基变形观测。(本组图片均由中科院兰州分院提供)

    杨澄中院士(右一)

    施雅风院士(左一)

    程国栋院士(中)

    秦大河院士(前)

    赖远明院士(中)

    刘维民院士(前右)

    王涛研究员(右)

      65年前,作为中科院在西北布局的重要科研基地,中科院兰州分院正式成立。65年间,经过多次改革整合,在中科院兰州分院的大家庭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携手并进”,共同缔造了西北最大的科研摇篮。

      65年,路漫修远,兰州分院的科研工作者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贡献卓著。

      冰川、沙漠、盐湖……在祖国最艰苦的地方,留下了他们孜孜探索的身影;原子核物理、航空航天、大气物理、高原生物、油气地质、文献情报…在国家最需要的领域,他们挥洒热血,奋斗不止。

      65年来,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接力奔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研奇迹,使兰州分院在重离子物理、固体润滑材料、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等领域,达到国家水准,进入国际梯队。

      赤子丹心,上下求索。为真理,为国家,更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光辉岁月 群星闪耀 

      翻开中科院兰州分院的历史,就有如走进科学的星空,可谓星光闪耀,杨澄中、施雅风、柳大纲、高由禧、张彭熹、高世扬、党鸿辛、朱震达……一个个名字顶天立地,他们开重离子物理、冰川冻土、沙漠治理等研究之先河,并将这些研究推向世界科研舞台。

      核物理学家杨澄中院士,早在1957年就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从北京来到兰州,创建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他的带领下,当时国内最大的回旋加速器——1.5米回旋加速器于1963年建成出束,为我国的原子核物理创造了重要的实验条件;他提出在兰州建立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的建议,并主持和参加相关概念性设计和立项论证。他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的原子核物理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也被称为中国“重离子”的奠基人。

      “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院士,也是1957年从北京来到大西北的,他开创和推动了我国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中国冰川学理论,把中国冰川学研究推向世界前沿。作为我国冰川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他组织摸清了中国冰川资源家底,推动了我国冰雪灾害理论与防治研究,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他还是我国冻土研究的开拓者和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是我国西北内陆河水资源系统研究的倡导者,为提升中国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水平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沙漠之父”朱震达院士,1966年从北京调往中科院兰州治沙所工作。作为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在他50年的科研生涯中,奠定和发展了中国治沙工程的理论,发展了中国风沙地貌学和沙漠科学,开拓了中国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使沙漠及沙漠化研究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在理论和生产实践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国际上占据整体领先地位。

      ……

      老一辈科学家是先行者、是开拓者,更是领路人,他们有如灯塔,照亮了年轻一代前进的路。任时光飞逝,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大西北,来到中科院兰州分院,逐渐成长为科研中坚力量。他们中有核物理学家魏宝文院士、冻土学家程国栋院士、润滑材料专家薛群基院士、高原生物学家印象初院士……当然,还有中国第一位徒步横穿南极的英雄秦大河院士。当年,正因为有这样一批热血青年,才有了兰州分院的繁荣兴盛、后继有人。

      接过前辈的接力棒,50后、60后、70后……没有丝毫松懈,他们不断汲取养分,迅速成长。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姚檀栋院士,寒区工程、冻土专家赖远明院士,固体润滑材料专家刘维民院士,物理工程专家夏佳文院士,以及研究员王涛、冯起、王齐华、徐瑚珊、赵红卫、肖国青、马巍、夏春谷……他们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不断探索,为创建一流学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力量。

      65年来,从中科院兰州分院先后走出了17位院士。国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各类拔尖人才不断涌现。

    国家至上 硕果盈枝 

      65年来,中科院兰州分院立足基础研究,紧盯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一支支创新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项重大成果。

      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自建院起,兰州分院始终保持了一批精干力量进行基础研究,在世界学科前沿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近代物理所在上世纪60年代顺利完成了国防科研Ⅰ号和Ⅱ号任务,为我国氢弹的成功研制贡献了力量;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重离子物理研究,特别是1988年建成的重离子加速器,把我国的重离子物理研究迅速推向世界,取得了以新核素的合成和研究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中科院兰州分院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65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重大成果960余项,其中三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由兰州化物所主持完成的“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研究项目,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形成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工业化技术,先后在国内建立了多套工业生产装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国家提供了急需的战略物资。1985年,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兰州化物所研制的固体润滑材料及特种润滑油和润滑脂,解决了中国航天、航空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在多型号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许多材料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

      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初期,深受风沙危害,火车被迫停开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时,中科院沙漠所沙坡头站科研人员在火车穿越的50公里沿线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治沙工程。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在腾格里沙漠南缘高大流沙区首创了“以固为主,固阻结合、机械固沙和生物固沙并举”的流沙固定基本模式,创造性地建立了包兰铁路防沙体系和沙漠人工生态系统,包兰铁路从此免受“沙魔”侵扰。1988年,“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沙治沙工程”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1年,青藏铁路工程“上马”,国家成立了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为核心的攻关团队,主要解决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和寒区隧道问题。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三大世界级难题,科研攻关首先要做的是在青藏铁路穿越500多公里多年冻土区时,提供技术保证冻土不融沉、路基始终稳定。面对当时国外专家“根本无法攻克”的断言,科研团队迎难而上,首次提出并应用了“主动冷却”路基的理论和技术。2006年,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不但实现了预期目标,还能确保在未来50年假设青藏高原气温上升2.6摄氏度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冻土热稳定。截至目前,青藏铁路已安全运营13年,时速达到100公里/小时,是世界上多年冻土区列车跑得最快的铁路。

      2008年,“青藏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7年,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成为甘肃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的科研团队。

      在2018年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王涛团队“风沙灾害防止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爱勤团队“凹凸棒石高值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批具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开花结果。

      战“沙魔”、修“天路”……兰州分院这支国家队以大无畏的勇气不断创新、挑战不可能,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重大项目贡献了科技力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奋斗精神 代代相传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更没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成果。在无数光环的背后,是一代代兰州分院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

      杨澄中院士扑身科研,病倒前一年已常感腰酸,却忙于工作忍着不看病。直到支撑不住才住进医院,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当时从透视片看,他体内的骨头已被病瘤侵蚀而布满小孔。重病住院期间,他仍在分析研究实验数据,为研究生和业务骨干讲课。

      施雅风院士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弥留之际,他曾遗憾地对学生说,“我不能再为社会做事儿了”。

      朱震达院士一生信守“要做沙漠治理道路上一粒有用的石子”的人生格言,退休后仍四处调研考察,为沙漠化治理奔走,直到突发脑溢血倒在病床上。

      ……

      回顾老一辈科学家的人生,他们无不是奋斗到老、科研到老,支撑他们从艰苦岁月一路走下来的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热爱,是对科研事业的信仰。时至今日,爱国、奋斗、奉献……这些精神特质早已融入兰州分院人的血液里。

      在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科考;在冰川、沙漠、茫茫戈壁冒险……和人们印象中的科研工作不同,兰州分院的许多科研人员常年在野外进行科考,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在用生命做科研事业。

      1989年,秦大河参加人类第一次徒步横穿南极科考。出发前,他被检查出10颗牙齿有些小毛病,如果在南极期间牙齿发炎,后果不堪设想,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全部拔掉。秦大河没有一丝犹豫,只说了一句:拔。在那场历时220天,行程5900多公里的危险徒步之旅中,秦大河遭遇了可怕的暴风雪、冰裂隙……脸部被严重冻伤,体重足足下降了32斤。在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秦大河完成了“不可接近地区”雪坑采样,并在超负荷情况下,坚持背回了珍贵的冰雪样品。日后,正是通过对这些样品的分析研究,使我国冰川学有了质的飞跃,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当年在很多人看来秦大河是在“玩儿命”,可在他眼里,这都是应该做的。

      低温严寒、高原反应是“老朋友”;睡帐篷、吃冰雪是家常便饭……在冻土团队没有最苦,只有更苦。2001年,冻土专家吴青柏研究员和同事进入无人区开展青藏铁路首次冬季调查,零下28摄氏度的低温让人苦不堪言,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人站在冰面上被刮得到处乱“飞”;在青藏铁路攻坚阶段,被称为“老黄牛”的刘永智一年中有9个月在高原做试验、搞监测,后来下山体检时,由于长期缺氧,血液浓稠到抽都抽不出来。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通华研究员回忆,2012年,团队在新疆若羌地区开展“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调查项目”时,遭遇暴洪,车辆被洪水掀翻,当时很多人流着眼泪写下了遗书……

      在兰州分院,从来不缺少故事,故事里有血有泪,有苦有累,但是没有后悔。兰州分院科研人员扎根西部、默默坚守,甘坐“冷板凳”,把一个个冷门研究变成了“热学科”,在科研中实现着人生价值。

      65年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骆驼精神”“牦牛精神”,已经化为兰州分院人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祖国大地放飞科研梦想。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