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南昌新闻网】冬天气温高 鄱阳湖老鼠的“春天”来了?

  • 暖冬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生活或许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但对农民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俗语说“瑞雪兆丰年”,就是因为低温有助于降低来年开春的农作物发生病虫灾害的概率。近日,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专家对我省鄱阳湖滨湖农田害鼠群落进行了持续半年的监测研究调查。发现鄱阳湖滨湖农田在今年开春有鼠害暴发迹象,科研专家认为这一迹象或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有关。

    “通常情况下,进入冬季后的 12 月份鼠密度应该呈下降趋势,而 2015 年冬季仍维持高水平。特别是恒湖垦殖场12月份的鼠密度(捕获率)竟高达 33.54%,超过成灾标准的两倍。”自2015 年6月至12月,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动物与生态学研究室研究员戴年华、卢萍博士,以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院张美文等科研人员,对鄱阳湖滨湖区农田和湖滩草洲害鼠密度开始了为期半年左右的调查研究。

    “水稻田里随处可见被老鼠咬断和践踏的稻穗,以及堆积稻草的鼠洞。鼠密度水平之高明显超出标准。”张美文介绍,根据科研人员2015年的3次调查,鄱阳湖区农田特别是滨湖区农田,可能进入一轮数量高峰期。

    “老鼠在一年中的繁殖次数很多,如果冬季的低温不能将其冻死,那么就增大了它们来年开春繁殖基数的机会。”戴年华认为,2014年5月开始的史上最长厄尔尼诺事件,使得2015年初冬季气温持续偏高,有利于害鼠的越冬存活;而近年来连续的秋冬干燥,使得鄱阳湖草洲面积增加,也为害鼠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和食物。“但气候变化与鼠密度增大,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联系,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原载于《南昌新闻网》 2016-1-8)

    责编 :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