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聚焦

中国青年科学家的“南极情”

  •   新华社兰州6月5日电(记者张文静、程楠)6月的甘肃兰州,室外温度已接近30摄氏度。李传金却穿着印有“南极科考”字样的羽绒服,在零下23摄氏度的低温实验室里提取、记录冰样。

      低温实验室的大门把手因为温度过低结了冰。实验室里的冷冻装置不断发出巨大“噪音”。站在实验室内有种错觉,似乎来到了无边旷野,身旁呼啸而过的寒风令人瑟瑟发抖。

      数十个泡沫箱整整齐齐码放在一起。打开其中一个泡沫箱的盖子,里面是20多个直径10厘米的冰芯,每一块冰芯都被装在密封袋内。

      这些冰芯来头不小。它们的“主人”是李传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也是中国第29次、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内陆队队员。

      这些冰芯是他从南极科考带回来的样品,是研究南极气候变化、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影响重要的“媒介”。

      参加南极科考,对从事冰冻圈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意义非凡。南极是科学实验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李传金从南极带回了12箱500公斤重的冰雪样本,这些是他日后重要的研究对象。

      极地科考与困难和危险作战,与时间和天气赛跑,考验体力和耐力。风吹雪、白化天等恶劣天气让人寸步难行,高原反应引发身体极度不适,还随时可能遇到隐藏在冰雪下面的冰裂隙……这些困难和危险在科考期间如影随形。但对李传金来说,这些艰苦经历在研究成果面前不值一提。

      近几年,李传金通过研究冰芯样本摸清了南极重金属的污染时间和空间分布。他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汞通过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循环及海洋生物携带已扩展到了南极地区,而且近年来汞在南极雪冰中的含量有所增长。

      两次南极科考经历,让李传金深深迷恋上了这片神秘又遥远的土地。在他看来,南极虽然距普通人非常远,但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影响却很近。焚烧垃圾、烧煤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染,这些污染可能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影响极地环境。

      在2018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李传金呼吁:“南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保护南极,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目前,李传金正通过研究深冰芯以还原几十万年的南极气候环境状况。此外,他还是“科普达人”,为实验室的参观者进行南极知识的科普,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经历告诉他们如何认识南极、保护南极。

    李传金在低温实验室里提取冰样

    李传金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

    李传金从南极带回来的冰样

    责编 :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