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完全被填满了,但乐在其中。’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教授、人力资源部部长黄辉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回答。科研和教学上,黄辉坚持“让科学研究更有用一点,通过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管理工作上,他把自己和部门视为“服务者”,致力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黄辉老师,看看他如何研以致“用” ,如何善引导、重“严”教。”
黄辉在培养学生时很严格,重视“严”教,但这个“严格”,只有在学生懈怠、不努力、习惯不好时才会发生。批评并非目的,黄辉希望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甚至几次的批评,让学生慢慢形成好习惯,有好的学习态度。
不过,在学生们看来,这种“严格”正是黄老师对科研态度的严谨和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陈皓的成长深受老师的影响,“我们毕业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那张毕业证书,而是我们是否具有与学位相匹配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独立科研能力,这些才是黄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最重视的。”
“对于学术问题的交流讨论,我与学生之间是完全对等的,我非常希望他们质疑我,对我提建议。”黄辉说。
多重身份 挑战自我
黄辉不仅是国科大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担任着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委员、InfoMat杂志编委、Sci. China Chem.青年编委,科技部、国家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职务。他还获得中科院优秀导师奖、唐立新优秀学者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优秀本科生导师奖等,2017年被遴选为J. Mater. Chem. A.杂志Emerging Investigator。本文原载于《国科大》杂志2020年第六期
原标题:《黄辉:但行前路 无问西东》